冬天來臨,兒童抵抗力弱,感冒發(fā)燒困擾了不少寶媽寶爸們。在您的周圍,是否出現過這樣的場景:
孩子突然發(fā)燒了,可家里孩子用的退燒藥吃完了。寶媽說:“給孩子掰半顆大人的退燒藥,先服著?!彼幪啵⒆硬豢铣?,寶爸說:“沒關系,摻在牛奶、果汁里喝下去?!焙⒆影l(fā)燒老不好,爺爺說:“這有其他的感冒藥,一起用好得快?!背粤艘恢苓€是不好,真讓人著急,奶奶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時間太短,再繼續(xù)吃幾天藥?!?/p>
以上做法您是不是不陌生?藥娃告訴您,其實,這些做法都是坑!那么,我們該怎么做才能避免呢?
1號坑
一發(fā)熱就用退燒藥
每個人的正常體溫在一天中會有波動,波動范圍因人而異,并沒有固定的數值。臨床上,通常將肛溫≥38℃或腋溫≥37.5℃定義為發(fā)熱。但并不是說高于這個溫度就要用退燒藥!
一般把37.5℃~38℃定義為低熱,38.1℃~39℃定義為中熱,39.1℃~41℃定義為高熱,而>41℃定義為超高熱。目前,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推薦,體溫高于38.5℃才有必要使用退燒藥。
對于2~6個月的寶寶,肛溫≥39.0℃(口溫38.5℃,腋溫38.2℃),此時如果有不舒服的表現,就可以口服退燒藥了。
2號坑
兒童使用成人退燒藥
兒童是一個特殊人群,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兒童的身體器官發(fā)育不完善,許多臟器、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完全,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謝還未完善,因此對安全用藥的要求更高。
兒童使用成人退燒藥時,因藥物要經過肝臟、腎臟代謝,而兒童的肝臟、腎臟功能發(fā)育不完善,對藥物代謝和排泄能力弱,會造成肝腎功能損傷,甚至發(fā)生不良反應。所以,兒童退燒一定要用兒童藥,而不能使用成人藥,同時應該嚴格按說明書使用。
3號坑
長期服用退燒藥
常用退燒藥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為非甾體抗炎藥物,主要作用是解熱、鎮(zhèn)痛和抗炎。它們僅僅是對癥治療,而不能解除病根,長期應用會引起一些胃腸道的反應,比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還可能會出現皮疹、蕁麻疹、瘙癢等。
兒童發(fā)熱超過38.5℃時,上述兩種藥每6~8小時可重復使用,但每24小時服用不超過4次,使用不超過3天,如需超時使用應及時就醫(yī),聽從醫(yī)師藥師的建議。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非甾體抗炎藥物過敏者,禁止使用這兩種藥物。
4號坑
退燒藥交替或聯合使用
目前,《中國0至5歲兒童不明的急性發(fā)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美國兒科協(xié)會《兒童發(fā)熱與退燒藥的使用》、英國國家衛(wèi)生與臨床優(yōu)化研究所《5歲以下兒童發(fā)熱性疾病評估和初始管理》、意大利兒科學會《關于發(fā)熱兒童體征和癥狀管理指南》等國內外指南,都不推薦對乙酰氨基酚與布洛芬交替或者聯合用于兒童退燒,否則會導致給藥混亂、毒性增加。
那一天用4次退燒藥,寶寶還是發(fā)燒怎么辦?退燒藥治標不治本,假如一天給藥4次還控制不住,寶寶又出現高燒不退、精神萎靡、反復哭鬧甚至驚厥等,應及時就醫(yī),查找病因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5號坑
用牛奶果汁喂服退燒藥
牛奶中含有大量鈣、鐵、鎂等微量元素,可能會與退燒藥發(fā)生反應,不僅影響腸胃吸收,達不到退燒的效果,甚至會使藥物失效,引發(fā)不適癥狀。飲用果汁可以使胃酸增多,由于退燒藥對胃黏膜有刺激性,且也是偏酸性的,兩者一起使用容易導致反酸、燒心、嘔吐等癥狀。
因此,服藥時最好用溫水送服,如需飲用牛奶、果汁,最好互相間隔1個小時。
兒童用藥學問大,科學用藥講方法。
成人半量不恰當,兒童要用兒童量。
藥物使用需專一,不宜聯合或交替。
用藥安全排第一,小心不要掉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