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優(yōu)化,各城市進入商超、商務樓宇及各類公共場所可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各類社會活動明顯增加。
對于各位父母來說,最擔心的莫過于孩子感染了新冠該怎么辦。感染會出現(xiàn)怎樣的癥狀?如何備藥?有哪些防護注意事項?小貝老師為您搜集了詳盡的應對指南,供各位家長參考。
感染新冠會出現(xiàn)哪些癥狀?
普通成年人和兒童新冠發(fā)病癥狀和病程有所不同,以下分別是成年人和兒童感染新冠1-7天的癥狀表現(xiàn),大家可根據(jù)自身或孩子的個體情況對病情進行初步判斷,以免貽誤病情,耽誤治療。
成年人新冠發(fā)病進程第一天:癥狀較輕。可能感到輕微咽干咽痛、身體乏力。
第二天:開始出現(xiàn)發(fā)熱癥狀,部分年輕人高燒至39攝氏度左右,咽部不適感加重。
第三天:癥狀最重的一天。高熱39攝氏度以上,渾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劇。
第四天:體溫的高峰開始下降。很多人從這一天體溫降為正常,不再發(fā)熱,但仍伴有咽痛咽癢,一部分人開始流涕、咳嗽。
第五天:體溫基本恢復正常,但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體乏力仍然存在。
第六天:不再發(fā)熱??人?、流涕等癥狀加重。前期病毒導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壞,人體通過流涕、咳嗽排出壞死的細胞,可能出現(xiàn)核酸轉陰。
第七天:所有的癥狀開始明顯好轉,核酸很大可能轉陰。
兒童新冠發(fā)病進程第一天:單純高熱,發(fā)熱頻繁,最高可達40°C,可能4小時一燒,需警惕熱性驚厥。
第二天:以發(fā)熱為主,仍然高熱,但發(fā)熱間隔延長,嬰幼兒可能出現(xiàn)呼吸稍微急促的表現(xiàn)。6歲以上兒童病初即可出現(xiàn)干咳,無痰或少痰。第三天:熱度逐漸下降,發(fā)熱間隔延長,多出現(xiàn)在半夜到凌晨,易出現(xiàn)鼻塞、流涕、食欲下降、干咳變濕咳(有痰)。第四-五天:低熱或不再發(fā)熱,咳嗽明顯加重。鼻塞流涕,清涕變黃涕或膿涕。氣道分泌物增多,多是病情好轉的表現(xiàn)。第六-七天:經(jīng)治療癥狀會逐漸好轉。跑動時會咳嗽,日常較為平穩(wěn),可能會有嘔吐、腹瀉等胃腸功能紊亂表現(xiàn)。
是否需備藥?如何科學備藥?
“囤藥”不可取,“備藥”很必要。目前新冠感染者90%以上都是無癥狀和輕型,沒必要大量地、非理性地搶購藥品。
小貝老師根據(jù)人民日報發(fā)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及北京市兒童新冠會診專家組成員、北京同仁醫(yī)院兒科副主任張誼的備藥建議,為大家整理了一份家庭防疫藥品清單以供參考,家長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備藥或調整。
成年人防疫藥品清單發(fā)熱: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膠囊、宣肺敗毒顆粒、清肺排毒顆粒、疏風解毒膠囊等
咽痛咽干:地喹氯銨、六神丸、清咽滴丸、疏風解毒膠囊等
干咳無痰:福爾可定、右美沙芬等咳嗽咳痰:溴己新、氨溴索、愈創(chuàng)甘油醚、乙酰半胱氨基酸等流鼻涕: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鼻塞:賽洛唑啉滴鼻劑等
嘔吐惡心:桂利嗪、藿香正氣水/膠囊等
兒童專用防疫藥品清單發(fā)熱: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交替服用(建議超過38.5°C再開始服藥,24小時內服用不超過4次,并輔助物理降溫)
干咳:復方福爾可定口服溶液、肺力咳口服液(可同時加用小兒咳喘靈、白蕊顆粒)
止痰:愈創(chuàng)甘油醚糖漿、氨溴特羅口服液
流鼻涕:歐龍馬或鹽水洗鼻
抗病毒:小兒豉翹清熱顆粒、連花清瘟顆粒、蒲地藍口服液等(發(fā)熱時可兩種合用,退熱后減為一種或停藥)
免疫力:雙歧三聯(lián)活菌、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等益生菌
成人服藥三天后未明顯緩解或病情加重,兒童狀態(tài)較差,出現(xiàn)食欲嚴重下降、惡心嘔吐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yī),以防耽誤病情。
兒童日常疫情防護該怎么做?
對于無處不在的疫情,日常防護尤為重要,希望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把下面48字守則牢記心間:
勤洗手勤通風
戴口罩講衛(wèi)生
須警惕不輕視
少出門少聚集
打噴嚏捂口鼻
噴嚏后慎揉眼
癥狀重早就醫(yī)
不恐慌不傳謠
對于小朋友,家長還要特別叮囑洗手和佩戴口罩的正確流程:
關于洗手
洗手的正確姿勢,小貝老師建議小朋友們通過央視主持人朱廣權推薦的七字口訣加強記憶,明確洗手要領。七字口訣即:內-外-夾-弓-大-立-腕。
圖轉自:央視新聞
關于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也是有講究的,我們要知道什么樣的口罩能發(fā)揮有效阻擋病毒的作用。對于口罩的選擇,首選醫(yī)用外科口罩和對非油性顆粒的過濾大于等于95%的口罩。
正確佩戴口罩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
圖轉自:微博
除了日常防護措施,提升個人抵抗力也不可忽視。
1.接種新冠疫苗
主要通過接種疫苗,用抗原來刺激機體產(chǎn)生抗體,從而增強機體對病毒感染的抵抗力。
2.保證充足睡眠
好睡眠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每天要保證不少于8小時的充足睡眠,中午也需要休息30分鐘左右,使身體保持正常的生物鐘。工作、學習、娛樂、休息都要按作息規(guī)律進行。
3.均衡營養(yǎng)
疫情期間更要保持營養(yǎng)充足,免疫力才能跟上。雜糧、水果、蔬菜、牛奶、肉類、雞蛋的攝入要充分而均衡。同時,建議適當多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
4.堅持適量運動
運動有助于激發(fā)和改善免疫力。最佳的提高身體免疫力的運動鍛煉是每次30分鐘~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每周3-5次左右,長期堅持。
小貝老師溫馨提示:
長期的疫情防護,除了做足防疫準備工作,更重要的還是家長和孩子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堅持增強抵抗力,相信大家一定都可以樂觀應對,保護好自己和孩子,期待與小朋友和大朋友們在溫暖的教室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