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具有發(fā)汗解表,清里退熱的功效。用于外感發(fā)熱,證見:發(fā)熱、頭身痛、流涕、口渴、咽紅、溲黃、便干等。
那么,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飯后喝還是飯前喝?
飯前由于胃和小腸腔內(nèi)基本上無食物,此時服藥,不會受食物的干擾而影響吸收,能迅速而完全地發(fā)揮藥物的作用。因此,凡是要求藥物充分、快速吸收,而無刺激性的藥物,均應在飯前口服。要求在飯前口服的藥物有:健胃制酸藥;止瀉收斂藥;貴重藥品;胃腸解痙藥;利膽藥;驅(qū)蟲藥。除必須在飯前服下和必須在睡前服下的藥物,其余都可在飯后口服。特別是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水楊酸鈉、保泰松、消炎痛、奎寧、硫酸亞鐵、三溴片、黃連素等必須在飯后服。
所以要知道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飯后喝還是飯前喝就要知道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是什么藥。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黃芩、白芍、蟬蛻,發(fā)汗解表,清里退熱,用于小兒外感發(fā)熱,癥見:發(fā)熱,頭身痛,流涕,口渴,咽紅,溲黃,便干等。所以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不屬于飯前獨用的藥物,所以適合在飯后吃。
而每次放入用量,在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的說明書上可以知道,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需要開水沖服,1歲以內(nèi),每次2.5g;1~3歲,每次5g;4~6歲,每次7.5g;7~14歲,每次10g,一日4次,3天為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