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瘡,又稱口腔炎,是小兒常見的口腔疾病,有多種表現(xiàn),新生兒、營養(yǎng)不良、慢性腹瀉、長期用抗菌藥或激素的小兒易遭受白色念珠菌的侵襲,形成鵝口瘡。在初期于頰黏膜、舌、齒齦、上腭處有點狀和小片狀白屑,并逐漸融合成大片,不易拭去,若強行擦去,剝落處黏膜潮紅,可有溢血?;純翰桓刑弁?,也不影響進食,但不及時治療,有可能延及喉、氣管、肺,使病情加重。
單純皰疹病毒常侵襲5歲以下的小兒,引起皰疹性口瘡。在小兒發(fā)熱疾病之后,在口腔、舌及咽部充血的黏膜上出現(xiàn)小小的透亮濾泡,很快潰破,形成潰瘍。在頸部淋巴結也相應出現(xiàn)腫大,有壓痛。小兒吃飯時感到疼痛,常拒食。
各種球菌侵犯嬰幼兒后引起的口腔炎,又稱潰瘍性口瘡??谇火つび忻黠@的充血,伴有大小不等的潰瘍,潰瘍上有灰白色的假膜覆蓋著,小兒十分疼痛,流涎不止,煩躁不安,拒絕進食,常伴有發(fā)熱及頸部淋巴結腫大。
藥物治療:
鵝口瘡常用制霉菌素涂患處或用冰硼散甘油、青黛散調(diào)蜂蜜搽口舌患處。用薏苡仁60克、綠豆60克、甘草6克,煎湯,每日分數(shù)次服用。
治療皰疹性口瘡及潰瘍性口瘡,可用1%地卡因或錫類散、珠黃散涂口。用野菊花或金銀花水漱口。竹葉6克、銀花9克、鮮蘆根30克,煎湯代茶,分3次服用。應用中醫(yī)清熱解毒瀉火法,如生地9克、丹皮9克、赤芍9克、玄參9克、大青葉9克、蘆根30克,煎湯,每日1劑。
藥膳:
取番茄數(shù)個,用沸水浸泡后剝皮,再用清潔紗布絞汁,取汁含于口內(nèi),每日4次。另用西瓜皮去外皮留內(nèi)白色皮切成條狀,曬至半干,加白糖拌勻腌漬,再曬干后食用。適用于皰疹性口瘡。
取鮮荷葉一張,鮮冬瓜500克,加水煎湯,再加入食鹽少許,飲湯食冬瓜。另用生地12克、生石膏30克、粳米30克。先將生石膏煎煮1小時去渣取汁,與生地、粳米煮粥,食用。適用于潰瘍性口瘡。
用淡竹葉5克、燈心草2克,煎湯10毫升,加入牛奶100毫升中,每日數(shù)次。適用于鵝口瘡。
預防:
首先應注意口腔清潔,勤漱口,多飲水,多吃新鮮水果及蔬菜,得了發(fā)熱性疾病,一定要注意口腔護理,保持大便通暢。家長要注意奶瓶、奶頭及餐具的清潔消毒工作?;剂丝诏?,宜服用溫涼、富有營養(yǎng)的半流質或流質飲食,避免過熱、過咸及酸辣的食物。
挑食易發(fā)口角炎,飲食調(diào)補療效好
在寒冷或干燥的氣候容易發(fā)生口角炎,表現(xiàn)為口角糜爛潮紅、脫屑、皸裂、張口時嘴角出血、疼痛,久而久之形成潰瘍,防礙進食。小兒口角炎有多種原因,由于小兒挑食以及吃精制食品,以致缺少核黃素(維生素B2),易發(fā)生口角炎、口腔炎及陰囊炎。
防治方法:
除服用復合維生素B外,最佳的方法是食用含核黃素較多的食物,如動物肝、腎、蛋黃、胡蘿卜、香菇、橘子、橙、芹菜、奶類制品等。天氣寒冷或干燥,嘴角皮膚黏膜容易干裂,在這種情況下,葡萄球菌、鏈球菌就會趁虛而入,形成口角炎,可用抗炎藥膏,如百多邦、金霉素眼膏等涂于口角處。嬰幼兒流涎較多,形成口角部位較潮濕的環(huán)境,這正是白色念球菌生長繁殖的溫床。霉菌性口角炎可用派瑞松或克霉唑等涂于口角。
小兒患了口角炎后,由于受到炎癥的刺激,會不時用舌頭舔患處,甚至常用手去揭結痂,此時家長應制止,因為手上帶有不少細菌會引起糜爛感染,致使病情加重。
舔嘴當心口唇炎,做好防護很重要
口唇炎常發(fā)生于寒冷及干燥季節(jié)?;純鹤齑礁闪?、起泡,甚至滲血,小兒由于不適,不斷用舌頭舔唇部。
防治方法:
需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洗臉時最好不用有刺激性的堿性肥皂,洗完臉后在唇部涂些油脂。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時最好帶口罩以保持口唇濕潤。平時要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不要用舌頭舔唇部,有唇炎時更不能舔,因為這樣會使唇上的水分容易蒸發(fā),加重唇部干裂和疼痛。患口唇炎后可用金霉素或新霉素涂口唇,一日2~3次;還可口服維生素B制劑,劑量遵醫(yī)囑。此外,有些家長喜歡給寶寶打扮,唇部擦些唇膏,然而有些唇膏會引起口唇黏膜過敏,致使口唇發(fā)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