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1752年德國醫(yī)生DeBergen首先描述了該病,當時被誤認為是麻疹的變異型,所以又稱德國麻疹。
風疹病毒屬于RNA病毒,人是風疹病毒的惟一自然宿主。傳染源是風疹病人或隱形感染者,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以由口、鼻、眼的分泌物直接接觸傳播。風疹發(fā)病季節(jié)一般集中在春季,其他季節(jié)比較少見。
風疹多見于兒童,成人也可發(fā)病。兒童受感染后,約有1/4~1/2的人不出現臨床癥狀。出現癥狀者,臨床表現也較麻疹、流感等疾病輕微,發(fā)熱、皮疹、耳后枕后淋巴結腫大是風疹典型的臨床特征。
兒童感染后預后大多良好,但妊娠期婦女患風疹后,不論是顯性感染或陷性感染(不出現臨床癥狀),均可使胎兒受到感染,導致胎兒先天性風疹綜合征,會引起流產、死產。就算有幸存活,嬰兒也有各種器官損害如眼部、耳部、心血管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出現畸形,以及肝脾腫大、肝炎、間質性肺炎、內分泌系統(tǒng)失調等嚴重危害。例如1964年美國發(fā)生風疹大流行,結果有2萬多名先天性畸形嬰兒降生,并有3萬多例胎兒死產和自發(fā)性流產。
風疹沒有很好的辦法治療,所以預防十分重要。通過接種風疹疫苗后,可有效地阻止風疹病毒的感染,從而保護胎兒不受侵害。近年我國政府和衛(wèi)生部門十分重視嬰兒先天性畸形預防。做好風疹疫苗的接種,可有效保護易感人群,提高出生人口質量,促進兒童健康。
關于風疹疫苗
國內現用風疹疫苗是用風疹病毒減毒株(BRDⅡ)感染人二倍體細胞,經過培養(yǎng)適當時間后,收獲病毒加工制成凍干制劑,規(guī)格為1人份一支0.5毫升。
重點是兒童和有生育能力的婦女。8~18個月兒童進行初次免疫,7歲或12歲加強一次。對沒有接種過風疹疫苗的少女及育齡期婦女應適時進行補種。
0.5毫升用滅菌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后,立即在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皮下注射。
安瓿有裂紋、標簽不清、疏松體變?yōu)榧t色或溶解不好者均不要使用;
啟開安瓿和注射時,切勿使消毒劑接觸疫苗;
由于風疹疫苗是活疫苗,溶解后要1小時內用完,并且避免日光直射,否則會影響疫苗的效果;
對接受了輸血或注射過免疫球蛋白者,應推遲6周以上再接種風疹疫苗。
由于風疹疫苗為活疫苗,孕婦禁用;
育齡期婦女在接種疫苗后3個月內應避免懷孕;
對于免疫缺陷病人及正進行免疫抑制治療、放射治療及抗代謝藥物治療期間的病人不能應用;
有嚴重疾病和發(fā)熱、過敏體質者,神經系統(tǒng)疾患和精神病患者均不可接種。
兒童接種后少數人有低熱、皮疹、淋巴結炎,皮疹多為不明顯的斑疹,可迅速消退,淋巴結炎癥狀輕,甚少察覺;
接種反應主要見于成人,接種疫苗后少數人可發(fā)生暫時性關節(jié)炎癥狀,尤其是接種前即患有這類疾病者;
青春期后女性關節(jié)反應隨年齡增加而明顯增加,通過對癥處理,一般沒有后遺癥;
極少數的人可能出現皮疹和淋巴結腫大,為一過性,可自行消失,不需治療。
風疹減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十分理想,接種后易感兒童的血凝抑制抗體陽性率可100%,并可獲得持久性的免疫作用,一般可維持10~30年。幼兒期接種后在成年之前再進行一次加強免疫,可獲長久免疫力,女性的育齡期均可受到保護,以后一般不需再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