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對癥藥物緩解、中藥輔助、生活方式調整、預防復發(fā)等方式治療。膀胱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衛(wèi)生習慣不良、激素水平變化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療:細菌性膀胱炎需根據(jù)病原菌選擇敏感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療前建議進行尿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避免耐藥性產生。療程通常為3-7天,復雜感染需延長至14天。
2、解痙止痛:尿頻尿急癥狀明顯時可使用M受體阻滯劑如索利那新,或平滑肌松弛劑如黃酮哌酯。嚴重排尿疼痛可短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這些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掩蓋病情。
3、中藥調理:濕熱下注型可選用八正散、三金片,氣滯血瘀型適用桂枝茯苓丸。中成藥如熱淋清顆粒、銀花泌炎靈片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中藥療程一般需2-4周,服用期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4、飲水調節(jié):每日飲水量維持在2000-3000ml,可飲用蔓越莓汁、玉米須茶等利尿飲品。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料。排尿后及時清潔會陰部,選擇棉質透氣內褲,減少細菌滋生環(huán)境。
5、預防復發(fā):性生活后及時排尿,絕經期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軟膏。反復發(fā)作需排查糖尿病、泌尿系畸形等基礎疾病。每月復發(fā)超過2次者,可考慮低劑量抗生素長期預防,如呋喃妥因、甲氧芐啶。
保持規(guī)律作息和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益生菌。急性期需臥床休息,發(fā)熱超過38.5℃或出現(xiàn)腰疼需立即就醫(yī)。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完成全程用藥后需復查尿常規(guī)確認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