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囊腫可通過局部外用藥物、口服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注射等方式治療。皮下囊腫通常由毛囊堵塞、細菌感染、皮脂腺分泌過多、遺傳因素、外傷刺激等原因引起。
1、外用藥物:囊腫未感染時可使用魚石脂軟膏促進吸收,合并感染時選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控制炎癥。外用藥物需每日清潔患處后薄涂,避免覆蓋過厚影響皮膚透氣。
2、口服抗生素:囊腫紅腫熱痛明顯時需口服頭孢氨芐、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或克林霉素??股丿煶掏ǔ?-7天,用藥期間需禁酒并觀察是否出現(xiàn)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
3、激素注射:反復發(fā)作的囊腫可采用曲安奈德或復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每周1次連續(xù)2-3次可顯著縮小囊腔。注射后需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揉搓防止藥物擴散。
4、手術引流:直徑超過3cm的感染性囊腫需行切開引流術,頑固性囊腫可選擇囊腫切除術。術后需每日消毒換藥,愈合期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傷口裂開。
5、物理治療:表淺囊腫可嘗試紅外線照射或超短波治療,每周3次促進炎癥消退。治療期間需注意保持皮膚與儀器的適當距離,防止燙傷或過度干燥。
日常護理應選擇寬松透氣的棉質衣物減少摩擦,飲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奶茶、油炸食品等。囊腫未破潰時可適度熱敷促進循環(huán),已破潰者需用碘伏消毒后覆蓋無菌敷料。保持規(guī)律作息和適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有助于增強皮膚抵抗力,但需避免直接壓迫囊腫部位。囊腫持續(xù)增大或伴發(fā)熱需及時就醫(yī)排除其他皮膚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