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甘顆粒,開(kāi)水沖服,一歲一次1/2袋,二至五歲一次1袋,六至十歲一次1-2袋,一日3次。
那么,小兒麻甘顆粒是怎么樣制造出來(lái)的呢?
小兒麻甘顆粒的主要成份麻黃、黃芩、紫蘇子、甘草、桑白皮、苦杏仁、地骨皮、石膏。輔料為蔗糖、糊精。
小兒麻甘顆粒,能明顯促進(jìn)咽部和呼吸道粘膜分泌,稀釋膿稠痰液易于咳出。增加支氣管纖毛的蠕動(dòng),加強(qiáng)排痰作用。
以上八味,紫蘇子裝入布袋中,加水煎煮4小時(shí),再加麻黃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shí),合并煎液,濾過(guò),濾液濃縮至每1ml藥液相當(dāng)于原生藥1g,再加入乙醇使溶液中含乙醇量為40%,靜置24小時(shí),濾過(guò),濾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約1.24(70~80℃)的清膏。另取蔗糖300g,糊精150g與清膏制成顆粒,干燥,過(guò)篩約制成49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