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性咽炎具有傳染性。該疾病由腸道病毒或單純皰疹病毒引起,可通過飛沫、接觸傳播,需做好隔離防護。
一、傳播途徑與高危人群:
皰疹性咽炎的病原體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直接接觸患者口腔分泌物或糞便傳播。兒童因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在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環(huán)境中易發(fā)生聚集性感染。成人接觸患兒分泌物后未及時洗手、共用餐具等行為也可能被傳染。潛伏期通常為3-5天,患者在發(fā)病初期傳染性最強。
二、典型癥狀與病程分期:
疾病初期表現為突發(fā)高熱,咽部出現灰白色皰疹,伴隨明顯咽痛、拒食等癥狀。皰疹破潰后形成潰瘍,病程約7-10天。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頭痛、乏力等全身癥狀。嬰幼兒因吞咽疼痛可能導致脫水,需密切觀察尿量及精神狀態(tài)。
三、預防與護理措施:
患者應單獨使用餐具毛巾,避免親吻等親密接觸。環(huán)境需用含氯消毒劑擦拭,衣物煮沸消毒。健康人群接觸患者后需用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疾∑陂g宜選擇溫涼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避免酸性或堅硬食物刺激潰瘍。保持口腔清潔可使用淡鹽水漱口,每日4-6次。
疾病恢復期需保證每日飲水量,適當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獼猴桃、蘋果。居家環(huán)境保持通風,患兒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時可采用物理降溫。痊愈后1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逐步恢復清淡飲食。集體機構出現病例時,建議對密切接觸者進行為期1周的健康監(jiān)測,發(fā)現咽痛、發(fā)熱等癥狀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