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促甲狀腺激素TSH偏低通常提示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或妊娠期一過性甲狀腺毒癥,需根據(jù)具體病因采取干預措施。治療方式主要有調整碘攝入、藥物控制和定期監(jiān)測,通常與妊娠期激素變化、格雷夫斯病或甲狀腺炎等因素有關。
妊娠期生理性TSH降低多由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甲狀腺引起,屬于一過性改變。這種情況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建議每4-6周復查甲狀腺功能,監(jiān)測游離T4水平。日常需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帶、紫菜,保證均衡營養(yǎng)。
病理性甲亢可能與格雷夫斯病或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有關,常伴隨心悸、多汗、體重增長緩慢等癥狀。輕度甲亢可選用丙硫氧嘧啶PTU,該藥物胎盤透過率較低。中重度患者需在內分泌科醫(yī)生指導下調整甲巰咪唑MMI劑量,治療期間需密切監(jiān)測胎兒發(fā)育。
妊娠期亞臨床甲亢僅TSH降低而T3、T4正常通常不建議藥物治療。若出現(xiàn)胎動異常、宮縮頻繁等產科癥狀,需聯(lián)合產科評估是否需β受體阻滯劑干預。產后6周應復查甲狀腺功能,約20%患者可能發(fā)展為永久性甲亢。
甲狀腺炎導致的TSH降低多呈自限性,但需警惕產后甲狀腺炎風險。建議檢測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陽性者產后應每3個月隨訪。所有治療均需嚴格避免放射性碘檢查,超聲為首選監(jiān)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