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長痘痘可通過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擠壓刺激、外用抗菌藥物、調節(jié)生活習慣、及時就醫(yī)等方式治療。耳朵長痘痘通常由毛囊炎、皮脂腺堵塞、細菌感染、激素水平波動、耳部衛(wèi)生不良等原因引起。
1、清潔消毒:
每日用溫水及溫和洗面奶清洗耳廓及耳周皮膚,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局部可涂抹碘伏或酒精消毒,減少細菌滋生。耳釘等飾品需定期用酒精棉片擦拭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避免刺激:
禁止用手擠壓或抓撓痘痘,以免加重炎癥或留下瘢痕。睡覺時避免壓迫患側耳朵,選擇透氣的枕套材質。暫停使用耳機、助聽器等緊貼耳部的設備,減少摩擦刺激。
3、藥物干預:
紅腫明顯的痘痘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克林霉素凝膠等抗生素藥膏。伴隨疼痛時可短期使用氫化可的松軟膏緩解炎癥。藥物需薄涂覆蓋整個痘痘區(qū)域,每日2次。
4、內分泌調節(jié):
青春期或月經期激素變化可能導致皮脂分泌過剩。保證每日7小時睡眠,減少高糖高脂飲食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壓力過大時可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調節(jié)皮質醇水平。
5、感染排查:
反復發(fā)作的耳部痘痘可能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痤瘡丙酸桿菌感染有關。伴隨發(fā)熱、淋巴結腫大時需就醫(yī)進行膿液培養(yǎng),必要時口服多西環(huán)素或米諾環(huán)素等抗生素治療。
日常建議選擇棉質透氣的帽子避免悶熱,運動后及時擦干耳部汗液。飲食增加三文魚、核桃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減少乳制品攝入。若痘痘持續(xù)增大形成癤腫,或伴隨聽力下降、眩暈等癥狀,需耳鼻喉科就診排除外耳道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