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分級方式主要依據國際臨床分類標準,分為無明顯視網膜病變、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三大類,具體細分依據微動脈瘤、視網膜出血、硬性滲出、靜脈串珠樣改變、新生血管等典型病變特征。
1、無明顯視網膜病變:眼底檢查未發(fā)現明顯異常,屬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0級?;颊咝杳磕赀M行一次散瞳眼底檢查,重點控制血糖、血壓、血脂水平,延緩疾病進展。建議通過飲食調整和規(guī)律運動維持代謝指標穩(wěn)定。
2、輕度非增殖期:出現微動脈瘤為特征,屬于1級病變。視網膜可見散在出血點,黃斑區(qū)未受累。除基礎代謝控制外,需每6-12個月復查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早期發(fā)現黃斑水腫。推薦增加深海魚類和綠葉蔬菜攝入。
3、中度非增殖期:存在微動脈瘤合并視網膜出血或硬性滲出,歸為2級。靜脈血管呈現輕度異常,可能出現棉絮斑。需每3-6個月進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監(jiān)測視網膜缺血狀況。可考慮服用羥苯磺酸鈣改善微循環(huán)。
4、重度非增殖期:出現靜脈串珠樣改變或顯著視網膜內微血管異常,屬于3級。視網膜缺血范圍超過4個象限,預示增殖期風險。需每2-3個月隨訪,必要時進行全視網膜光凝治療。建議聯合內分泌科調整胰島素方案。
5、增殖期病變:出現新生血管或玻璃體出血,劃分為4-5級??赡馨殡S牽引性視網膜脫離,需緊急進行玻璃體切割手術或抗VEGF藥物注射。術后需嚴格保持俯臥位,控制眼壓波動,補充維生素B族和鋅元素促進神經修復。
糖尿病患者應建立包含眼科在內的多學科管理團隊,采用低升糖指數飲食配合每周150分鐘有氧運動。定期監(jiān)測糖化血紅蛋白低于7%,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維持在2.6mmol/L以內。出現突然視力下降、飛蚊癥加重或視野缺損需立即就診,晚期病變可通過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阿柏西普等抗VEGF藥物延緩失明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