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殘留可通過評估保留價值、根管治療、牙冠修復、拔除后種植或活動義齒等方式處理。殘留牙根可能由齲齒、牙周病、外傷、牙齒折裂或根尖炎癥等因素引起。
1、評估保留價值:
完整牙根長度超過牙冠1/2且無松動時,X線顯示根尖無陰影的牙根具有保留價值。牙周膜完整度、根管通暢度及鄰牙狀態(tài)需由口腔醫(yī)生綜合判斷,保留后可通過樁核修復恢復咀嚼功能。
2、根管治療:
牙髓壞死的殘留牙根需清除感染組織,采用氫氧化鈣糊劑充填根管。治療后可消除根尖周炎風險,保留的牙根能為后續(xù)修復提供支撐,避免牙槽骨吸收。
3、牙冠修復:
完成根管治療的牙根可制備樁道,選擇鈷鉻合金樁核或纖維樁加固。全瓷冠、金屬烤瓷冠覆蓋能恢復牙齒形態(tài),咬合面設計需根據(jù)對頜牙調(diào)整。
4、拔除適應癥:
牙根短于3mm伴有明顯松動,或存在根折、大面積根尖囊腫時需拔除。急性炎癥期需先服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控制感染,手術使用牙挺分牙法減少骨損傷。
5、缺牙修復方案:
拔牙3個月后牙槽窩愈合,骨量充足者可選擇種植體植入。骨吸收明顯時適用隱形義齒或鑄造支架義齒,基托設計應避開神經(jīng)管位置。
日常避免用殘留牙根啃咬硬物,使用含氟牙膏與牙線清潔根面。鈣質(zhì)豐富的奶酪、深綠色蔬菜有助于牙槽骨維護,適度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修復后每半年需進行口腔檢查,通過曲面斷層片監(jiān)測牙根與修復體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