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需明確病因后針對性用藥,不可自行服藥。泌尿系統(tǒng)感染、結石、腫瘤等均可引起血尿,需經尿常規(guī)、影像學等檢查確診。
1、感染相關血尿:
細菌性尿路感染可選用喹諾酮類、頭孢類或磷霉素等抗生素。急性膀胱炎多由大腸桿菌引起,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伴終末血尿,用藥需覆蓋常見致病菌。慢性前列腺炎導致的鏡下血尿,需選擇前列腺穿透性強的藥物如左氧氟沙星。
2、結石導致血尿:
腎結石移動劃傷尿路時會出現(xiàn)絞痛伴肉眼血尿,小于6毫米的結石可嘗試排石治療。常用藥物包括α受體阻滯劑坦索羅辛擴張輸尿管,雙氯芬酸鈉緩解痙攣疼痛。合并感染需聯(lián)用抗生素,頑固性結石需體外沖擊波碎石或手術取石。
3、腫瘤性血尿:
無痛性全程肉眼血尿需警惕膀胱腫瘤,確診需膀胱鏡檢查。淺表性腫瘤可采用卡介苗膀胱灌注,肌層浸潤性腫瘤需手術切除。腎癌引起的血尿常需靶向藥物如舒尼替尼治療,同時配合介入栓塞等綜合手段。
出現(xiàn)血尿應保持每日飲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出血。飲食宜清淡,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減少結石風險。觀察排尿顏色變化,記錄血尿出現(xiàn)時段與伴隨癥狀,就診時攜帶既往檢查報告。老年患者突發(fā)血尿需優(yōu)先排除惡性腫瘤,育齡女性需鑒別月經污染。血尿合并發(fā)熱、腰痛需急診處理,防止感染性休克。長期微量血尿者應定期復查尿紅細胞形態(tài),鑒別腎小球源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