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發(fā)熱時沒有所謂最好的藥物,需根據(jù)癥狀選擇對癥治療的藥物。常用藥物包括解熱鎮(zhèn)痛藥、抗組胺藥、中成藥等,具體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1、解熱鎮(zhèn)痛藥:
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常用的解熱鎮(zhèn)痛藥,能有效緩解發(fā)熱、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發(fā)揮作用,需注意避免超量服用,肝功能異常者慎用對乙酰氨基酚,胃腸道不適者慎用布洛芬。
2、抗組胺藥:
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抗組胺藥可緩解感冒伴隨的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癥狀。這類藥物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服藥期間應避免駕駛或操作精密儀器。
3、中成藥:
連花清瘟膠囊、感冒清熱顆粒等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功效,適合風熱型感冒。使用中成藥需辨證施治,風寒感冒不宜使用清熱類藥物,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
感冒期間應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飲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可飲用溫開水、淡鹽水或蜂蜜水。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適量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獼猴桃。避免劇烈運動,注意保暖防寒。若發(fā)熱持續(xù)3天未退或體溫超過39攝氏度,或出現(xiàn)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等嚴重癥狀,需及時就醫(yī)。普通感冒多為自限性疾病,通常1-2周可自愈,過度依賴藥物反而可能延長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