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垢不建議用手摳。牙垢是牙齒表面沉積的軟垢和菌斑,長期積累會形成牙結石,用手摳不僅難以徹底清除,還可能損傷牙齦和牙釉質。
牙垢主要由食物殘渣、細菌和唾液中的礦物質組成,初期為軟質,可通過刷牙和使用牙線有效清除。若未及時清理,軟垢會逐漸鈣化變硬,形成牙結石,附著在牙齒表面或牙齦邊緣。牙結石表面粗糙,容易滋生更多細菌,導致牙齦紅腫、出血,甚至引發(fā)牙周炎。用手摳牙垢時,指甲可能劃傷牙齦,造成微小創(chuàng)口,增加感染風險;同時,外力作用可能使牙垢碎片嵌入牙齦縫隙,加重炎癥。
清除牙垢應選擇科學方法。每日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齒各個面,飯后用牙線清理牙縫。若已形成牙結石,需到口腔科進行超聲波洗牙,利用高頻振動震碎結石并沖洗干凈。洗牙后可能出現(xiàn)短暫牙齒敏感,避免進食過冷過熱食物,通常一周內(nèi)自行緩解。
預防牙垢需保持口腔衛(wèi)生習慣。減少高糖飲食攝入,避免碳酸飲料長期侵蝕牙釉質;吸煙者牙垢沉積速度更快,建議戒煙。每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牙結石。牙齦出血或牙齒松動時,需警惕牙周病,盡早就醫(yī)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