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助孕可能對女性身體產生短期或長期影響,具體表現包括激素水平波動、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多胎妊娠風險等。不同助孕技術的干預強度與潛在風險存在差異,需根據個體情況評估。
1、激素影響:促排卵藥物可能導致雌激素水平異常升高,引發(fā)乳房脹痛、情緒波動等反應。常用藥物如果納芬、尿促性素、絨促性素可能加重卵巢負擔。建議治療期間定期監(jiān)測激素六項,避免劇烈運動。
2、卵巢刺激:約10%患者會發(fā)生輕度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表現為腹脹、惡心。嚴重者可出現胸腹水或血栓形成。拮抗劑方案較激動劑方案風險更低,取卵后補充白蛋白可減輕癥狀。
3、手術風險:取卵操作可能引發(fā)出血或感染,發(fā)生率約0.5%。經陰道超聲引導下穿刺需避開血管叢,術后需預防性使用頭孢類抗生素。極少數情況下會損傷腸道或膀胱。
4、妊娠并發(fā)癥:試管嬰兒技術使多胎妊娠率達20-30%,較自然妊娠高10倍。雙胎妊娠易引發(fā)妊娠期高血壓、貧血、早產等問題。選擇性減胎術可降低風險但存在倫理爭議。
5、遠期影響:大樣本研究顯示助孕技術不增加卵巢癌風險,但可能略微提高乳腺癌發(fā)病率。多次取卵可能導致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建議35歲以上女性進行AMH檢測評估卵巢功能。
輔助生殖技術實施前需完善甲狀腺功能、凝血功能等檢查,治療周期中保持每日2000ml飲水量。取卵后建議高蛋白飲食如雞蛋、魚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術后三個月內可進行瑜伽、游泳等低強度運動,移植后需補充黃體酮至孕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