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水腫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及皮下組織液體積聚導致的全身性腫脹,典型癥狀包括皮膚增厚、胎盤增大、羊水過多、胸腔積液及腹水。
1、皮膚增厚:
胎兒水腫早期可見皮膚及皮下組織彌漫性增厚,超聲檢查顯示皮膚厚度超過5毫米。這種表現(xiàn)常見于免疫性水腫如母胎Rh血型不合或非免疫性病因如先天性心臟病,可能伴隨頭皮水腫形成的“光環(huán)征”。
2、胎盤增大:
胎盤重量超過胎兒體重的25%或厚度超過4厘米是特征性表現(xiàn)。胎盤絨毛水腫導致其功能受損,可能引發(fā)胎兒貧血、低蛋白血癥,超聲下可見胎盤呈“磨玻璃樣”改變。
3、羊水過多:
約60%病例合并羊水指數(shù)AFI>24cm。胎兒吞咽功能障礙如染色體異?;蛐墓δ芩ソ邔е碌撵o脈回流受阻是主要原因,超聲可見羊水暗區(qū)深度>8cm。
4、胸腔積液:
單側或雙側胸腔出現(xiàn)液性暗區(qū),深度>2mm需警惕。常見于先天性乳糜胸或胎兒貧血,嚴重時可壓迫肺臟導致肺發(fā)育不良,產后需緊急胸腔穿刺引流。
5、腹水:
腹腔內游離液體深度>5mm具有診斷意義。門靜脈高壓如先天性肝纖維化或低蛋白血癥如腎病綜合征是常見誘因,超聲下可見腸道漂浮征。
發(fā)現(xiàn)胎兒水腫需立即進行TORCH篩查、染色體檢查及胎兒心臟超聲。孕期建議每日左側臥位改善胎盤供血,限制鈉鹽攝入每日<3g,每周監(jiān)測胎動。產后需準備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備好白蛋白、利尿劑等急救藥物,母乳喂養(yǎng)需根據電解質情況調整。對于免疫性水腫,孕中期起可進行宮內輸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