頰癌的確診需結合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和病理活檢綜合判斷。早期可能表現為口腔黏膜白斑、經久不愈的潰瘍或腫塊,中晚期可能出現疼痛、張口受限等癥狀。
一、典型癥狀自查:
頰黏膜出現2周以上未愈合的潰瘍或增生性病變需警惕。早期病灶多呈菜花狀或火山口狀,表面易出血,伴隨麻木感或灼燒感。進展期可能出現同側耳部放射性疼痛、牙齒松動、頜下淋巴結腫大。若出現進食困難、言語不清或面部不對稱,往往提示腫瘤已侵犯深層組織。
二、醫(yī)學檢查流程:
口腔科醫(yī)生會先進行視診和觸診,評估病變范圍及淋巴結狀態(tài)。增強CT或MRI可明確腫瘤浸潤深度及骨組織受累情況,PET-CT有助于發(fā)現遠處轉移。最終確診需依賴病理活檢,通過免疫組化進一步分型。高危人群應每半年進行口腔黏膜脫落細胞篩查。
日常需戒煙限酒,避免咀嚼檳榔等致癌物。保持口腔衛(wèi)生,定期檢查義齒適配度。飲食宜選擇軟質高蛋白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出現可疑癥狀時盡早就醫(yī),早期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60%以上。術后患者需堅持張口訓練,配合營養(yǎng)支持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