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fā)作后24-48小時內是手術干預的最佳窗口期。手術時機選擇主要取決于眼壓控制情況、角膜透明度、前房角粘連程度、視神經損傷進展及全身狀態(tài)評估。
1、眼壓控制:
藥物降壓后眼壓需穩(wěn)定在21mmHg以下至少12小時方可手術。若使用甘露醇、乙酰唑胺等降眼壓藥物后仍持續(xù)高于40mmHg,需考慮緊急前房穿刺聯(lián)合手術。眼壓波動過大會增加術中出血風險,影響手術效果。
2、角膜透明度:
急性發(fā)作期角膜水腫需基本消退,保證角膜內皮細胞計數>1500個/mm2。持續(xù)水腫會導致術中視野模糊,增加虹膜周切術或小梁切除術的操作難度,可能需先進行角膜脫水治療。
3、前房角狀態(tài):
房角鏡檢查顯示房角粘連<180°時適合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超過180°粘連需行小梁切除術。發(fā)作后1周內房角可能發(fā)生永久性粘連,建議在房角開放度>50%時盡早手術。
4、視神經評估:
視盤杯盤比>0.7或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顯著變薄時需限期手術。光學相干斷層掃描顯示進行性神經節(jié)細胞丟失者,應在72小時內完成手術干預,避免不可逆視力損傷。
5、全身條件:
高血壓患者需控制血壓<160/100mmHg,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8mmol/L。全身麻醉需評估心肺功能,局部麻醉則需患者能配合保持頭位穩(wěn)定。合并全身感染者應推遲手術。
術后需持續(xù)監(jiān)測眼壓變化,前3天每日測量眼壓2次,使用溴莫尼定等藥物輔助控制。避免低頭、咳嗽等增加靜脈壓的動作,睡眠時抬高床頭30度。飲食選擇低鹽低脂食物,每日飲水不超過1500ml并分次攝入。術后1周、1個月、3個月需復查視野和視神經檢查,3個月內禁止游泳和劇烈運動。出現眼紅、眼痛或視力下降需立即返院檢查。